保单收益不确定、退保损失大……
保费低、保障广、收益高……近年来,由于具备上述优势,香港保险吸引了不少内地消费者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赴港购买的热潮。仅2016年,内地人士到香港的新单保费达516亿港元,贡献率亦高达36.9%,创下历史新高。
但在大热的同时,赴港购“险”的背后风险亦引发关注。在此情况下,随着多家内地保险公司升级版重疾险的推出,消费者赴港购买保险渐渐步入理性阶段。
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
从244亿港元,到516亿港元,2014-2016年间,内地人士到香港的新增投保保费金额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飞跃。这样持续增长的热度,令香港保险业在2016年交出了“有效业务同比增长26.1%,新单业务同比增长41.3%”的亮眼成绩单。
但与此同时,香港保单背后的诸多不确定性亦成为隐忧。其中之一就在于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在近日发布的风险提示中,四川保监局对此指出,首先,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此外,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
但这并非香港保单面临的唯一风险。事实上,赴港购买保险还存在汇率风险、外汇政策风险、收益风险、退保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待解。四川保监局指出,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香港保单的另一重隐忧,则在于收益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四川保监局指出,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此外,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两年甚至为零,如中途退保时,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而特别值得购买者注意的是,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四川保监局提醒道。
事实上,尽管内地客户对于香港保费的贡献率创新高,但其背后热度的趋缓亦逐渐显现。2016年前11个月,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贡献近515亿港元保费,但11月仅为0.3亿元人民币,下降幅度同比超99%。今年3月末,香港保险监理处的香港长期保险业务的临时统计数字、《2016年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表现新闻稿》等均未对外公开2016年底的内地访客保单数据。对此,有保险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客户要去香港买保险的意愿有了较大的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多家内地保险公司升级版重疾险的推出,香港保险“保障范围广”的优势逐渐消退。以华夏人寿升级版常青树重大疾病保险计划(全能版)为例,其病种数量从110种(77重疾+33轻疾)升级到150种(100重疾+50轻疾),轻症限额由20%提高到25%;而新华保险升级版“多倍保”疾病数量则从75种(60重疾+15轻疾)增加到120种(70重疾+50轻疾)。与此同时,升级版重疾险们在赔付次数跟观察期方面亦出现改善。“随着与香港重疾险产品差距的缩小,这些产品竞争力将出现明显提升。”上述保险人士表示。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17-05-18
0
YuanName:
Mobile Number:
Comments…
After your successful submission, our staff will soon be in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