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保险业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作为偿二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在偿二代监管框架下,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战略风险等主要风险。从市场风险来看,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价格风险、房地产价格风险、境外资产价格风险等;信用风险包括利差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包括金融产品、市场和保险机构整体三个层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资金运用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风险(含法律及监管合规风险);战略风险主要包括基于委托-代理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风险。其中,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是可资本化的风险,战略风险和操作风险是难以资本化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与资本化风险相联系的重要风险,其他各类风险都会影响到流动性风险。
偿二代对险资运用风险管理要求更全面
偿二代11号规则对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目标与工具,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和流动性等风险管理进行了规范。可以说,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11号规则中均有体现,风险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较为全面。
在风险管理基础与环境方面,强调了保险公司应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等,对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等的职责分工作了明确的要求,对考核评价方法作了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两个方面的要求。
在风险管理目标与工具方面,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建立风险偏好体系,确定风险管理目标,运用全面预算、资产负债管理、资本规划与配置、压力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管理各类风险;并要求保险公司结合风险偏好,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式,确定各类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形成风险偏好传导机制。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市场风险限额管理、内部流程等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市场风险定量和定性监测标准,采用情景分析、在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等方法持续监测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制度、权益价格风险管理制度、房地产价格风险管理制度、境外资产价格风险管理制度和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等。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操作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完善包括保险资金运用、公司治理等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内部操作流程,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重点控制;建立资金运用等相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库和关键指标库,监测包括保险资金运用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可能造成损失的各项风险,进行整体分析与评估,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流程等。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主要政策,主要包括管理框架,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限额,日常现金流、业务、投资、融资、再保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监测,现金流压力测试,流动性应急计划等,考虑了其他风险和重大事件对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并在风险监管指标的选择和风险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内部信用评级制度、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投资(再保险)交易对手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报告等制度。此外,在战略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也给予了考虑。不仅如此,偿二代监管制度还鼓励保险公司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如果整体监管评估高于80分,每增加一分,每亿风险资本可节约50万元最低资本要求。
险资运用风险管理应厘清几个概念
第一,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科。20世纪60年代,传统风险管理作为学科开始出现。传统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管理是指各个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但传统风险管理主要涉及那些只有损失而没有获利可能性的情况,较为零散,缺乏全面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从学科性质来看,偿二代属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现代风险管理学科的综合运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作为偿二代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是在科学预测风险的基础上,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各类风险的综合控制和处理机制。具体而言,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为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风险管理目标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任务是合理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战略,并为风险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它包括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目标、风险管理的组织、风险管理的功能系统,既含有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监测与风险控制等功能的系统,还包括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化等一系列内容。
第二,从风险偏好到风险限额管理与传导机制具有内在一致性。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偏好,可以理解为对待风险的态度,主要分为风险喜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三种状态。风险态度越保守,对应的风险容忍度就越低,即置信水平就越高;从资本纬度来讲,对应的风险资本需求就会越多,反之亦然。在实践中,风险偏好可以通过相关的指标来体现,如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价值或收益、流动性、战略和操作风险等。风险限额管理是监控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三种形式,如头寸限额、灵敏度限额和风险资本限额。与之相适应,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应确保风险偏好分解并传导成为对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行为目标,并细化到每一项具体业务之中。这一过程既包含将战略层面的风险偏好自上而下地传导,又包括将执行层面的信息自下而上地反馈。
从风险限额管理来看,不同类型的限额管理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头寸限额表现为一定的名义限额,如流动性资产比例、投资行业的集中度、现金头寸限额等,优势在于简单且易于理解等;缺陷在于难以控制风险的扩大,无法反映头寸不变而结构改变导致风险扩大的状况。灵敏度限额适合单个市场因子的市场风险限额,可用于投资的日常风险控制,反应投资组合价值对市场因子的敏感性,可用久期或凸性来衡量资产价格对利率的敏感度;但只适用于某一类资产,针对某一类市场因子,如可用于债券交易以及存贷款的利率风险控制。风险资本限额通常用VaR(在险价值)方法或压力测试方法来确定,有基于VaR的日、月和年风险限额等多种形式,是对多个市场因子的市场风险的总体限额;但它根据以往的市场风险暴露来确定未来的风险资本,没有考虑监管要求、未来市场判断、保险的负债特性等主客观因素,没有全面考虑信用风险、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情况。因此,风险限额确定的过程应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需要发挥专家和集体的智慧,如可利用德尔菲等决策方法作辅导决策,以此确定保险资金运用的总体风险额度或风险资本水平。同时应考虑分散化效应,上一级风险限额可比下一层次的个体风险限额之和要小。
第三,风险计量和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偿二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来看,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计量、风险应对与控制、风险预警、风险监督、风险报告与沟通等环节和过程。由此可见,对于可资本化的风险来看,风险计量和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按照偿二代2号规则的规定,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量化风险的最低资本计量主要采用VaR法。从现实情况来看,各保险公司可选择的VaR方法较多:如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压力测试法、半参数方法、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等方法;以及各种类型的极值方法,如厚尾法、POT(Peak-Over Threshold)模型等。
方差-协方差法适用于样本量大,多样化程度较高的投资组合,在选择的时间间隔和置信水平不同的情形下,二者可以通过关系式进行转换。历史模拟法利用组合中资产收益的历史分布来模拟组合的VaR,较为直观和简便,无需估计波动性、相关性等各种参数;但与实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不一致,且该方法需要大量历史数据,计算出的VaR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蒙特卡罗模拟法利用“随机数产生器”产生大量的符合历史分布的假定数据,构造投资组合的假定损益,再按照给定的置信水平得到估计的风险值,解决了非线性问题,估计的精度较好。但该方法的计算量大,且用静态方法处理变量无疑存在一定的误差。半参数方法不需要做任何分布假设,只需要计算市场变量序列的偏度、峰度、均值和方差,即可构造VaR置信区间的上限和下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能较好地处理持续方差和厚尾的情况,但较复杂。POT等模型使用的数据是风险量大于某阈值的观察值,使用的是GPD(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分布,尾部比正态分布厚,更符合经验分布的形状。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更为复杂的VaR法,如可将VaR法和久期结合起来,推导出测量债券投资风险的VaR法等。总体来看,大部分VaR法都可以用于保险资金运用可资本化风险的测量。
第四,保险资金运用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存在较多困境。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大多是因为缺少合适的方法和客观数据,且风险因素与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大小之间不存在清晰的关系。实践中,也难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清楚地描述操作风险敞口。当前,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有风险排序法、检查表法、平衡打分法等。在偿二代监管框架下,保险资金运用、公司治理方面的操作风险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除以上原因外,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还没有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库和操作风险关键指标库,难以从数据中拟合操作损失的分布,从而难以通过确定某置信区间来计算操作风险的在险价值。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险资金运用操作风险管理将逐步由分析、主观评价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甚至发展到采用可资本化计量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保监局)
来源:中金在线 2016年10月17日
0
YuanName:
Mobile Number:
Comments…
After your successful submission, our staff will soon be in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