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专家。先后在中央纪委驻金融系统纪检组、监察部驻金融系统监察局、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管理司、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保险学会等单位工作。历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处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副局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副巡视员、正局级干部,现任中国保险学会会长。
虽然在金融保险系统工作多年,但是物理学与哲学的跨学科背景,让姚庆海的思维很开阔,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很多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谐的思想,谈到地震保险模型中如何进行地震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研究,从人文历史,谈到科技创新,让你会一时忘记了自己正在跟一个从事保险监管与研究的专家对话。但也正因为这样,姚庆海对拓展保险业发展空间,让保险更好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也就更为深刻与透彻。
国际视野审视中国经济的发展
1990年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姚庆海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硕士专业是哲学,再之前本科读的是物理学。在央行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想要更好地从事金融工作就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加深金融理论的修养,因此他萌生了考博的想法。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成立,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理论性的问题,姚庆海读博的愿望更加迫切。
“当时也考虑了好几个学校,后来了解到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我们金融系统的口碑非常好,特别是五道口培养的学生都非常优秀,踏实靠谱,对金融实务的观点与看法独到。”姚庆海拜读了刘鸿儒老师的诸多著作,包括《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的货币与银行问题》《金融调控论》等等,一方面去跟刘鸿儒老师当面请教,另一方面自己专注备考,终于在2000年考入五道口,成为刘鸿儒老师的博士研究生。
提到刘鸿儒老师,姚庆海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刘鸿儒老师对学生的培养科学严谨,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提升,抓基础、抓本源、抓关键问题。一开始,姚庆海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刘鸿儒老师认为这个课题比较超前,当时还不具备研究该课题的现实条件。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选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刘鸿儒老师对课题研究方向的精准把握,为姚庆海日后在巨灾风险管理领域的扎实、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五道口学习的几年间,姚庆海沿着刘鸿儒老师指引的方向,广泛阅览中外文文献、专业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巨灾保险理论和实践、巨灾风险模型,探讨政府和市场在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最终凝结为《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研究—兼论政府和市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一书。该书于2007年付梓,成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领域的标志性著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并在学术界引发了关于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刘鸿儒老师对姚庆海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该书作序。
博士期间的学习生活,每天都是紧张又充满挑战的。刘鸿儒等一行三会的领导和老师所讲授的金融前沿课程,秦宛顺、靳云汇两位老师所教授的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尽管是理科出身,每天完成大量的计算和练习仍不轻松,姚庆海回忆起这段时光,不禁感慨:“虽然当年觉得辛苦又枯燥,但对进一步夯实金融理论基础,提升思维方式都非常有意义。”博士期间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师生情、同学谊。刘鸿儒老师在教学科研之余,经常把学生叫到家里,请吃“刘氏大餐”,同在五道口求学的同学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到不同的岗位以后,经常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说起五道口,姚庆海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国际视野,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国际一流大学的金融教材,聆听世界著名金融理论专家的讲座,来自一行三会的业界领导和老师分享着自己对金融改革最前沿问题的思考与看法,这一切对五道口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宝贵的财富,“五道口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教我们掌握国际上金融行业发展的理论与实务知识,与世界接轨。”
虽然在五道口的学习时间不长,但是在这里所学所感对姚庆海来说是一生受用的。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他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情怀对他影响至深,他对怎样做好中国保险业,保险业又如何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也从未停止。“五道口发展之初的基础很薄弱,但是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是得益于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精神。”
“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命题”
中国保监会成立时,姚庆海从人民银行保险司调到中国保监会工作,到现在,已经有近20年了,可以说亲眼见证了中国保险业这些年的跨越式发展。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他有一点基本认识: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命题。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风险不可避免也错综复杂。正因为风险是任何人都不能逃脱的环境,所以风险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当前,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两大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伴随出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各类风险凸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丛生。现代社会如何找到对未来稳定的预期,怎样建立一个可信任的社会、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这一问题关乎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保险在现代社会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2014年8月,中国保险业的新“国十条”正式颁布。保险成为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在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下,怎样去理解风险哲学、风险理论、风险与保险,在各个领域解决风险保障不足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命题。”
保险,不仅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在服务社会保障、农业风险保障、现代金融、社会治理、防灾减灾等五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善确立市场经济机制的过程中,怎样建立风险管理与保险型社会,服务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在现代社会经济体系、在保障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保险业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姚庆海喜欢引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三去一降一补”,他认为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德经》中提出的“天道,去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社会需要平衡,自然界需要平衡,不平衡就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道,去有余而补不足”,同时又说“人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保险业是一个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它本身就是调整人类社会,人与自然这种经济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平衡关系。
市场经济规则重视人的经济激励原则,经济激励就是人道的弘扬,人道的弘扬造成方方面面的快速发展,但是天道和人道之间内在的矛盾怎么平衡,这里面也有一个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怎么实现和谐,如果内在机制不完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社会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在调节经济系统和自然界结构矛盾和风险性问题上,保险业可以大有作为,保险业是风险管理的行业,特别是在解决风险保障不足这个补短板的重要问题上可以有所作为。
姚庆海认为:“如果金融体系的资金只在金融体系内部,追求高回报、低风险,没有为实体经济服务,那么不可能长久。因为最终的资产回报还要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整个金融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研究如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
目前保险业在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进出口风险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的创新将给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为广泛的风险保障,提升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助力中国经济通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保险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前沿的理论支撑,更离不开高端高端智库建设。2014年1月,姚庆海受中国保监会推荐,经过中国保险学会会员大会表决担任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并被中国保监会党委任命为中国保险学会首任党委书记。建设中国保险业高端智库,助推行业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姚庆海新的使命。中国保险学会在中国保监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大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活动,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姚庆海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保险学会将深入贯彻项俊波主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高端智库的要求,结合行业实际,引领前沿,立足高端,把学会建成高水平行业智库”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端智库建设这一核心,以创新和服务两个维度为抓手,以科技、理论和文化三个方面为支撑,全面加强学术平台、风险管理与保险一流学科平台、宣传平台和中国保险学会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等四个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保险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990年以来,姚庆海就一直在金融保险监管机关工作,在他看来,直到今天人们对于保险业作用的认识依然不足,对保险行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并不全然了解。保险自身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金融机构,像平安、泰康、华泰、阳光等等,以保险为主的金融集团异军突起,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保险机构踏实、稳健,服务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没有引发金融风险事件,按照市场规则,保险机构的发展能力和竞争水平快速提升。
尤其是2015年,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保险监管体系的确立并实施,与美国和欧洲在监管标准整体框架上基本保持了一致,使中国在保险监管领域由市场规则的遵循者变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未来还有可能发展为规则制定的引领者,这一点在金融体系里面,保险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未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姚庆海以养老保险问题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从国际上来看,保险和养老金结合在欧美市场所占规模一般在30%-50%,但是目前在中国市场只占5%左右。随着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发展,目前还在确立制度的过程中,这一问题给中国保险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然,如果解决好也将给中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保险业迫切需要人才充实从业人员队伍,”姚庆海毫无保留的表达着对人才的渴求。“1980年中国保险基本从零起步,到2015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保险市场,从发展规模上看发展很快,但是从发展能力、创新力度与人才素质等方面看,中国保险业还有很多不足。”中国保险业正在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在大资管格局下,引进高端人才,创新保险服务产品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他对五道口寄予很大的期望,“五道口的特点是关注金融的热点,如曾关注央行体制改革、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等重大问题。未来,我们希望能跟五道口合作,加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学科建设和保险人才培养系统,培养出真正能推动中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优秀人才。”
谈到对在校师弟师妹的寄语,如何更好地渡过自己的学生生涯,姚庆海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珍惜。“人生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专心求学的时间就更短暂了,在这个时间里你能系统的学习金融学科相关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特别是五道口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机会,现在又有了清华大学这个更好的平台支持,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未来还要做很多工作,需要迎接很多挑战。姚庆海希望五道口的同学们开阔视野,“希望同学们当从战略上考虑保险发展地位。比如在“一带一路”发展中保险怎么样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怎么样发挥作用;保险应该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清华五道口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发展的前沿,注重金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实践金融创新。所以在历次金融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跨界合作,协同创新,解决金融服务的痛点和难点,是摆在清华五道口面前的挑战,也是每一个同学应该思考的课题。”
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