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et your password?

Register now
新险种正在掀起保险业的另类狂欢

2017/11/22

Author:管理员

        今年“双十一”,为了更好地规避买卖双方的退货风险,“退货险”已然成为不少电商交易的“标配”。全新的消费形态、商业企业的入场,正在让越来越多像“退货险”这样的新险种,连带着新企业异军突起。

        “新秀”搅局,“老兵”亦不甘于固守陈规。在不断突破既有产品、模式的过程中,传统保险企业也诸多创新变革,亮点频频。

        这已经是一个与你传统认知大不相同的行业。多重力量的角逐,正在使得保险这个行业从产品、渠道到价格、服务等各个维度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彻底的颠覆,诞生着全新的玩法,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重构新的保险生态圈。

        “商家给我包了运费险,退货也不亏。”正是抱着这种心态,“双十一”当天,阮女士在天猫百丽童鞋旗舰店上一口气买了33码和34码两双童鞋。“反正有退货险,可以上门取货、包邮,我索性两个尺码都先买了,试好再退一双。”一个商家附赠的“退货险”,一下子就解决了她此前在网上买鞋子不能试的纠结。

        今年“双十一”,像阮女士这样享受了“退货险”福利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来自阿里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仅11月11日当天,天猫上由12家保险公司提供的50种消费保险总出单量高达8.6亿单。而在另一大电商平台京东上,每2笔订单中就有1笔是买了保险加以保障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像退货险这样的电商消费险,越来越多的新险种正在伴随着新的消费需求、趋势出现、兴起,甚至已然成为保险企业突围发展的新“利器”。

        有需求就有市场 电商交易活跃催生消费险不断涌现

        记者粗略作了一个统计:三年前天猫上还只有“退货运费险”这一种消费保险,但到了2016年的“双十一”,种类就扩展到了5大类30余种,今年更是接近50种。“老对手”京东则在今年的“年中全民购物节”中,免费送出2500万份包括运费险、物损险、拒收险、价保险、延保险、运动意外险、美妆质量险等在内的各类消费险,到了“双十一”订单的消费险配比率更是高达50%。

        除了数量的快速增长,形式和内容也大大延展。“新增了商家经营保障,保障形式也不再局限在金钱赔付。”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场景保险部总经理王允较这样总结今年消费保险的两大特点。他解释说,在此前主要保障货品品质、价格、物流及售后纠纷的基础上,今年的消费险还增加了专门针对卖家的经营保障类险种,比如为商家设计的退货损失险,为店铺临时员工设计的意外工伤保障等等。“理赔方式也不再局限在赔偿金钱上,而是会同政府质检、上门维修等多种服务机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事前预防、事后解决问题等多重保障服务。”王允较告诉记者。

        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生机勃发 险企借创新险种来主动“走近”消费者

        事实上,五花八门的电商消费险只是需求催生新险种的冰山一角。

        在杭州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王鑫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各地飞,每次在候机室,他都习惯点开微信“众安保险”的公众号,买上一份延误险。“这个延误险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都可购买,我一般买5元当天延误险,延误1分钟就有红包,每延误30分钟赔5块钱,6小时延误封顶,也就是60元。”王鑫说,现在国内的航班延误率很高,所以他经常能领到数额不等的赔付红包。

        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推出机场延误险,就是基于对航空出行场景消费市场需求的深度分析。“凭借大数据支撑,我们可以进行航班延误风险概率计算,从而设计出合适的产品和赔付标准。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触达用户,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我们反过来又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数据资源,更早洞悉用户需求,为提供超前服务、延伸服务奠定基础。”这位负责人表示。

        看中这块新兴市场和客户资源,越来越多险企近年来可谓密集创新,甚至不惜拿一些“奇葩”的新险种来博眼球,有的昙花一现,如曾引起舆论哗然的“赏月险”、被叫停的“雾霾险”、“股票跌停险”、“春晚收视率险”等,有的则真正成为公司业务的新亮点。

        “像我们这些大的老牌保险公司推新险种,都是由总部进行市场调研,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再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做出产品开发,再带入到场景化的模式推出市场。我们更看重的,还是更好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杭州平安财险创新业务部温经理坦言。

        用低成本换取数据流量 险企看中的或许并不是新险种销售本身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新险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在契合当下需求的同时,却也多少有几分“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就向记者坦言,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以消费险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新险种都是相当薄利的险种。尽管电商平台的巨大流量会使得消费保险的销量十分可观,并非无利可图,但利润空间并不大,尤其是放在整个公司的销售占比中去考量。但是,一旦保险服务机构将互联网保险看成是流量入口,就可以发现更多的新玩法,甚至不必拘泥于保险产品本身的承保盈利,将盈利模式多元化。

        他以手机碎屏险举例说,原先可能保险公司仅将这款互联网保险产品看成是低成本获客、增加与客户接触频率的流量入口,但随着理赔案例日益增多,他发现维修手机屏幕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将保险理赔款转化为手机换屏服务,通过为投保人更换屏幕获取增值服务利润。“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修屏业务的盈利,反哺互联网保险产品,通过降低保费获得更大的客户流量与业务收入。”他表示。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企业对保险接入电商平台的新认识,就是借助保险的共保原理,通过互联网和保险创新,降低每个客户各类生活服务的成本,从而实现更低获客成本与更大流量,为扩大业务收入做铺垫。

        而对于保险企业而言,更多像阿里巴巴、京东等已经拿到保险牌照或是准备进军保险行业的大佬意欲跨界,也是必须面对的挑战。与其被人“抢食”,不如自己主动从产品切入,展现出创新的意愿和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合作、竞争留下更大的空间。

        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教授施建祥也认为,“互联网”和“保险”要做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新险种的推出还只是第一步。

        新闻链接

        这些年险企推出过的另类新险种

        “防小三险”:投保人必须是丈夫,受益人必须是妻子,如果夫妇在投保后婚姻破裂,妻子一方将至少获得60%的相应权益,最高可达100%。

        “中秋赏月险”:投保了该产品后,如果中秋节因为天气原因无法看到月亮的话,保险公司就会进行理赔。

        “太平黄金圣斗士单身保障”:实质上是一款一年期的旅行交通意外保障险,而非所强调的“单身保障”。

        “平安怀孕险”:号称专给情人节特供,且每日限量520份,被保险人群划定为“中国大陆居民且年满二十周岁的女性”,单份售价200元。

        “BOSS莫怪险”:针对春节回家过年、担心节后因各种交通意外而迟到的职场人士,由保险公司赔付迟到造成的工资损失。

        “平安雾霾健康险”:如果连续7天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保费超过100元的投保人将获赠肺功能及耳鼻喉检查,保费超过500元的投保人将获赠肺部CT检查。

        “雷锋无忧”:针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热门话题而推出,保费仅2元,保额1万元。

        “熊孩子险”:在保险期限内,由小孩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

来源:杭州日报 2017-11-22

Share: